语言:
ENG
香港
上海

健康资讯

202505 polyhealth_泌尿外科 1200x628 何谓前列腺增生?

前列腺增生,又称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或前列腺肥大,是中年及老年男性常见的健康问题。它不是癌症,而是前列腺这个小腺体随着年龄增长而变大,压迫到尿道,导致排尿不顺。简单来说,就像是前列腺「长大了」。据卫防护中心资料显示,香港约有一半50岁以上男士都有不同程度的前列腺增生问题。   前列腺是什么?为什么会增生? 想像一下,人体的泌尿系统像一条水管,前列腺就是包围在尿道(从膀胱排出尿液的管道)周围的一个小核桃大小的腺体。它主要负责产生精液的一部分,帮助精子活动。随着年龄增加,男性体内的荷尔蒙变化(如雄性激素影响)会让前列腺的细胞增多,腺体逐渐变大,慢慢便会挤压尿道,造成问题,严重的前列腺增生更可以令前列腺肿胀得像个芒果般大。医学上,这通常从40-50岁开始出现,原因包括年龄、荷尔蒙失衡和遗传因素。   前列腺增生有什么常见症状? 前列腺增生不会突然发生,通常是渐进的。早期可能沒感觉,但当腺体压迫尿道时,就会出现问题。常见症状包括: 频尿:尤其是晚上,常需要起床上厕所(夜尿)。 尿急:突然很想尿,忍不住要马上跑厕所。 尿流弱:尿尿时水流变细、断断续续,像挤牙膏一样费力。 排尿不干净:尿完后还觉得膀胱有尿沒排空。 其他:有时会伴随尿痛或血尿,但这较少见。如果严重,可能导致尿路感染或肾脏问题。 这些症状会影响睡眠和生活品质,但不是所有男性都会有严重症状,视乎增生程度,有些人只会轻微不适。   什么人比较容易会前列腺增生? 年龄是主要因素(50岁以上风险增加),其他风险包括: 家族遗传:如果父亲或兄弟有类似问题,你也较易发生。 生活习惯:肥胖、缺乏运动或饮食不均衡可能加剧。 其他健康状况:如糖尿病或心脏病,也可能间接影响。 好消息是它不是癌症,也不会转变成癌症。但如果忽略,可能併发症如膀胱结石或尿滞留。   如何诊断? 如果你有疑似症状,医生会先问病史和做体检,包括直肠指检(检查前列腺大小)。其他检查可能有尿流测试、超音波或PSA血液检查(排除癌症)。 治疗则依症状轻重而定。   如何预防或缓解? 虽然无法完全预防,但可以从生活入手: 维持健康体重,多吃蔬果、少吃红肉。 定期运动,如散步或游泳,帮助泌尿系统。 避免憋尿,晚上少喝水。 定期体检,早发现早处理。   前列腺增生是男性老化的自然现象,就像头髮变白一样常见。及早注意症状,寻求专业意见,就能有效管理。如果你有排尿困扰,別害羞,尽快看医生。这不仅能改善生活,还能避免併发症。

2025.10.24
202505 polyhealth_皮膚科 1200x628 疣是什么?是否一定要切走?

疣是什么,是否一定要切走? 疣是一种常见的皮肤问题,看起来像小小的硬块或肉粒,可能出现在手、脚、面部等地方。它是由人类乳头瘤病毒(HPV)引起,并不危险,但有时会让人尴尬或不舒服。很多人会问:「疣一定要切走吗?」答案是:不一定!   疣是什么? 疣是皮肤上因病毒感染而长出的小赘生物。HPV病毒会透过皮肤小伤口进入,刺激皮肤细胞过度生长,形成疣。它有点像皮肤的「不速之客」,虽然无害,但可能影响外观或引起轻微不适。根据香港卫生署资料,疣在各年龄层都常见,尤其小孩和年轻人,因为他们的皮肤接触机会多(如共用毛巾或赤脚走路)。   疣有哪些种类? 疣有不同类型,样子和位置各异: 寻常疣:粗糙、硬硬的小粒,常见于手或手指。 足底疣:长在脚底,走路时可能痛,像踩到小石头。 扁平疣:平滑、小的疣,多见于脸或腿,常出现在年轻人身上。 尖锐湿疣:出现在生殖器附近,属特殊类型,需特別注意。 每种疣的处理方式可能不同,视乎位置和症状。   为什么会长疣? HPV病毒是罪魁祸首!它透过直接接触传播,例如: 握手或触碰感染者的皮肤。 共用毛巾、鞋子或在公共泳池赤脚。 皮肤有小伤口,病毒更容易入侵。 免疫力低的人(如压力大或生病)更容易长疣。幸好,疣通常不会引发严重健康问题。   疣是否一定要切走? 好消息是很多疣会自己消失!特別是小孩或年轻人的疣,可能在几个月到一两年内被免疫系统「赶走」。但如果疣: 影响外观,让你感到尴尬。 引起疼痛(如足底疣)。 快速增多或扩散。 出现在敏感部位(如脸部或生殖器)。 这时可能需要考虑处理,具体方法要谘询医生。   如何决定是否切走?有哪些处理方法? 疣不一定需要切除,视情况而定。以下是常见处理方式: 观察等待:如果疣不痛不痒,可先观察,许多会自行消退。 药物治疗:药房有含水杨酸的药膏,可软化疣,帮助脱落。需耐心使用数週。 冷冻疗法:医生用液态氮冷冻疣,让它脱落,简单且常见。 雷射或手术:针对顽固或大面积的疣,医生可能建议雷射或小手术切除。 其他:如电烧或化学疗法,适合特定情况。 重要提醒:不要自己用刀剪或撕疣,可能导致感染或扩散!尖锐湿疣更需专业诊治,因它与性传播相关。   如何预防疣? 虽然不能完全避免,但以下方法有帮助: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小伤口。 不要共用毛巾、鞋子或个人用品。 在公共泳池或健身房穿拖鞋。 增犟免疫力:多吃蔬果、保持运动、充足睡眠。   什么时候看医生? 如果疣有以下情况,建议看医生: 快速变大、变色或出血。 疼痛或影响日常生活。 长在脸部、生殖器等敏感部位。 不确定是不是疣(需排除其他皮肤问题,如皮肤癌)。 香港的皮肤科或全科医生可提供专业检查,确保安全。   如果有疑问,別自己乱处理,找医生是最佳选择!以上资讯仅供参考,具体请依医生建议。

2025.10.24
FB 202510 flu_16x9 感冒还是流感,你分得清吗?

感冒和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都是呼吸道传染病,但它们是由不同的病毒引起。通常来说,流感的症状较普通感冒来得严重且突然,还有机会带来较严重的併发症。普通感冒患者通常会有流鼻水的症状,而流行性感冒患者则更容易出现如肺炎、细菌感染等严重併发症,甚至可能需要住院治疗。   因此,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行性感冒及其併发症的重要措施。  

2025.10.24
202505 polyhealth_臨床腫瘤科 1200x628 普遍癌症都有先兆,求医黄金期只得3个月?

个个一听到「癌症」都会联想到死亡、不治之症,究竟癌症是否真的沒有预防方法,更沒有先兆可以发现?   1. 癌症在香港常见吗?又是什麽造成呢?   癌症在香港的死亡率相当高,约佔全港总死亡数字的30%,如经常听到的「大肠癌」、「乳癌」和「肺癌」等都是在香港最常见的。但其实大部分的癌症在早期阶段也可能会出现一些先兆或症状,如果可以及早发现,治癒患往往会大大提高。 癌症其实是因人体内的细胞变异,不受控制地增殖分裂,最后造成肿瘤。而肿瘤有分良性及恶性,恶性肿瘤就是我们所称的癌症。   2. 癌症有什麽先兆或症状吗? 体重减轻 夜间出汗或发烧 持续感到疲劳 不明原因的疼痛 皮肤变化: 皮肤有不明瘀伤或肿块 吞嚥困难或口腔持续溃疡 肠道习惯改变: 消化不良、噁心、持续便秘或腹泻   3. 癌症的治疗黄金期有多久? 由于这些徵兆往往不明显,容易被忽视。因此建议大家要对自己身体状况提高警觉,若感到不适,记得尽快求医。虽然各癌症的发展时间长度因癌症类型而异,沒有一个固定的「多少个月」的标准。但越早发现癌症往往可以提高治癒率。 以大肠癌为例,根据香港癌症基金会的资料,于第一期发现癌症的存活率可高达95.7%,但到第三期已跌至68.7%。因此早期诊断的癌症患者其生存率通常高于晚期患者,而我们一般建议除了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更要定期进行身体检查。  

2025.10.20
202505 polyhealth_婦產科 1200x628 经期突然严重唔准,可以好大件事?

每个女士个个月都一定有几日烦躁,月经失调可以好大件事?   1. 正常的生理期应该维持多久? 大多数女生的月经週期约为28天,正常范围可在21至35天之间。而每次生理期的持续时间通常为3至7天左右。   2. 月经失调就是月经迟来的意思吗? 在甚么情况下才要求医呢? 月经失调其实不只代表月经迟来,以下症状也可以是月经失调: 经血量过多或过少 经期持续时间超过8天少于3天 月经期间伴随剧烈腹痛 在40岁之前闭经 如果长期月经失调就建议谘询医生以进行全面检查及获得适当的治疗。   3. 甚么原因导致经期不规则? 月经失调可以是因压力、荷尔蒙水平、甲状腺问题等引起,而月经失调就可能是多囊卵巢综合症(PCOS)的症状之一,多囊卵巢综合症(PCOS)是因为荷尔蒙失调而导致排卵不规则或无排卵,因此也可能出现不孕情况。多囊卵巢综合症更可能导致2型糖尿病、高血压、高胆固醇、心脏病及子宫内膜癌等健康问题。由于至今也沒有准确的病因,医生一般会处方口服避孕药,以调节月经週期并减轻症状。而患者亦需保持良好的健康饮食和运动习惯,有助稳定排卵情况。 如果发现自己长期经期失调,记得尽早向医生谘询,并进行妇科检查啦!  

2025.10.20
202505 polyhealth_神經外科 1200x628 成日会突然觉得身体好似被针拮,可能是神经出现问题?

1. 爲什麽会神经受损? 外伤 椎间盘突出或肿瘤压迫到神经 自身疾病:如糖尿病、免疫疾病等 缺乏维他命B 长期服用药物或酒精   2. 神经受损有什麽症状? 皮肤感到麻木或刺痛,像被针拮咁 触摸到指定部位或寒冷的东西时会感到疼痛 疼痛反应减少,即未能感觉本身该感到的疼痛   3. 如何预防神经受损? 如果想预防神经受损,大家可以维持健康的饮食习惯,减少饮酒及多做运动,同时也建议定期作身体检查。而糖尿病患者就要多注意自己的血糖指数。以上方法均有助减低患上神经痛的风险。   4. 神经痛和肌肉痛是一样的吗? 身体突然感觉到针刺感,究竟係肌肉痛定神经痛?虽然皮肤沒有任何伤口,但触摸时又会感到刺痛,其实不一定是抽筋或肌肉痛,而可能是神经受损而导致。 神经痛和肌肉痛是有所不同的。   神经痛 肌肉痛 原因 由疾病或受伤引起 由紧张、压力、过度使用和轻微受伤或拉伤造成的 痛感 刺痛、麻刺和锋利的感觉,特別是触摸到指定部位或寒冷的东西时痛感会更明显 肌肉可能感到僵硬或酸痛, 按压该部位的肌肉或用力时会感到酸 神经痛其实只是神经受损的其中一种症状,如果疑虑自己有神经受损的情况,记得尽快求医接受治疗。  

2025.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