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
ENG
香港
上海

健康資訊

boat-harbor-hong-kong-china-1_980x650_edit 【健康碼-豁免強制檢疫】

健康碼-豁免強制檢疫   隨著疫情逐漸受到控制,繼澳門之後,香港也即將採用「健康碼」機制。香港食物及衞生局表示,「港版健康碼」準備工作已大致完成,推出後港人只需持有效的病毒檢測證明即可免檢疫往返粵港澳,但相關檢測需自費。   怎樣獲得合資格的檢測證明? 只要持有效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健康證明,便可免檢疫往返粵港澳3地,本港暫時共8間私家醫院及私家化驗所被列入粵港澳三地核酸檢測結果互認名單,政府將於日內作出公布。   有意獲取健康碼的人士可經由醫生轉介接受病毒檢測,若檢測結果呈陰性,認可機構會將結果及相關人士的個人資料上載至健康碼系統,申請人可用化驗所紀錄在網上申請健康碼。取得個人健康碼後,可在7日有效期內免檢疫往返粵港澳。   盈健醫療全線提供由政府認可化驗所-香港分子病理檢驗中心(HKMPDC)的新冠肺炎檢測服務,有關詳情及細節將於日內公佈。   健康碼知多D? 港版健康碼又稱「港康碼」,是病毒檢測證明代替檢疫措施的健康碼系統,可配合粵港澳三地政府文件互認,港人屆時往返三地就不用再接受來回合共長達28天的強制檢疫。「港康碼」只適用於香港,市民要申請到內地或澳門時豁免強制檢疫措施必須要再申請「粵康碼」及「澳康碼」。據指,在香港的申請人於認可機構完成核酸檢測後,機構便會將檢測結果等資料上載到衞生署網站。通過檢測者可在署方網站取得屬於自己的「港康碼」,再藉此申領其他地區的「健康碼」,其間須再填寫一份電子表格,包括姓名、證件號碼、目的地等資料,填妥及驗證完畢後,該電子表格便會轉換成「粵康碼」或「澳康碼」。   港康碼是否存在私隱問題? 「港康碼」只記錄核酸測試結果,三地系統資訊並不「互通」。廣東省以微信開發的「粵康碼」具多種功能,而且在進出不同地點時都常要使用,每掃一次碼便更新活動記錄,包括會收集體溫等個人健康數據以及追蹤持有人的出行記錄。相反,香港版本的健康碼只需在進出關口時出示。   關於澳門版健康碼 澳門衞生局介紹指「澳門健康碼」又稱澳康碼共分為三個顏色綠、黃、紅,會依申請人填寫的健康史、接觸史及旅遊史作出評分,如為紅色的居民將會轉送到醫療機構評估,甚至住院,而非澳門居民持紅碼或禁入境;黃碼是請自我健康管理。紅色的人士會完成醫學觀察隔離14天或治療後,系統會自動解除其紅色健康碼。 入境的澳門居民或外僱所持的澳門健康碼須為綠碼,且顯示有效核酸結果,於健康碼生成或更新6小時內經關閘口岸入境,可免除人工衞生檢疫檢查,能直接使用自助通道入境。  

2020.6.10
Father_Day_780x440 website 【關心爸爸健康,給父親做的6大身體檢查】

爸爸每日為家庭奔波,希望提供最好既生活給我們,令我們健康長大。到我們自立後,就希望爸爸身體健康,無憂無愁享受生活。今個父親節,不妨帶爸爸做一個全面的身體檢查,讓關心化為行動! 不知道如何為爸爸選擇合適檢查? 不妨參考以下小貼士:     血脂檢查 由於三高屬於慢性疾病,一般不易察覺,所以進行血脂檢查是有效偵測  三高的方法。     前列腺檢查 不少男士由中年開始會出現前列腺健康問題,例如小便時覺得疼痛。但面對男人最痛,大部分男士都覺得難以開口,所以一直默默忍受。定期進行前列腺檢查,能有效偵測到前列腺健康問題,及早治療。     帶狀皰疹(生蛇)疫苗 有效預防: 生蛇風險、降低生蛇有可能引致的後遺神經痛 *建議年滿50歲的人士及早接種一針生蛇疫苗,減低生蛇風險。     心臟檢查 年紀愈大,罹患心律不正、心肌梗塞、心臟病等疾病的機會愈大。透過心電圖或心臟超聲波,可以檢測心臟的健康情況。     睡眠窒息症檢測 有效偵測:睡眠窒息症並及早治療,避免腦部長期缺氧、影響心肺功能、增加患上高血壓、中風及心臟病的機會,甚至引致睡夢中猝死。     大腸鏡檢查 有效偵測: 大腸瘜肉或大腸癌病變 *年滿50至75歲(1944年至1970年) 的人士,可透過政府的大腸癌篩查計劃進行大腸癌檢查。     以上資料並不取代醫生給予病人的意見和指示,如有疑問,請向你的家庭醫生查詢。對於內容有任何遺漏或錯誤,恕不承擔任何責任與後果。  

2020.6.10
780x440 【守護母親健康 與母親做的6大身體檢查!】

很多人都想在最近的母親節為媽媽盡點孝心❤️,除了買禮物,請媽媽吃大餐或送鮮花外,更可以考慮多點關心她的身體狀況。正所謂健康無價,能主動守護至親的健康,才是給媽媽最好的禮物。   除了常見的三高問題(血糖、血脂丶膽固醇)外,齊來了解還有那些健康檢查,好讓大家趁著一年一度的母親節,將關愛化為實際行動吧!       乳房X-光造影 + 乳房超聲波 乳癌是香港女性癌症中的頭號殺手,新症更加有上升及年輕化的趨勢。一般經自我檢測發現問題而去求診的患者,病情或已屆二期,腫瘤已形成。女士到了40歲後除了每年要進行臨床乳房檢查及基本超聲波掃描外,則須每2年做乳房X光造影檢查。乳房超聲波主要用作分辨水囊和腫瘤,而乳房X光造影可有效發現未形成腫瘤的微鈣化點,兩個項目互補不足,可令檢查更具準確性。     DEXA骨質密度測試 + 仿保骨素針 女性普遍在35歲以後,骨質開始流失。特別在更年期停經後卵巢衰退,體內雌激素急速減少,骨質會加速流失。骨質疏鬆症並沒有任何病徵,若或到痛楚,一般都要由於骨折所引致。最常見的骨折部位包括股骨、脊椎及前臂骨。患者或因輕微碰撞,或因跌倒而股骨骨折,脊椎骨即使沒有任何碰撞也會漸漸塌陷,令背部變得彎曲,形成駝背及變得矮小,部分患者亦會出現背痛的情況。坊間有一些骨質密度的檢查儀器是用超音波檢測腳跟骨,但這種檢查僅可作為篩檢,不能作為診斷之用,建議骨質密度檢查應以雙能量X光吸收測量儀 (DEXA)為依據。 除了補鈣,維他命D以及多晒太陽及作適量運動外,近年在骨質疏鬆研究發現人體內有一種名叫保骨素(OPG)的蛋白質,是負責阻止骨質流失的重要物質。「仿保骨素針」模仿人體天然保骨素功能,抑制蝕骨細胞的作用,阻止骨質流失,幫助對抗骨質疏鬆。       子宮頸細胞檢驗 + HPV疫苗子宮頸癌是由人類乳頭瘤病毒(HPV)引起,子宮頸癌初期並沒有明顯症狀,直至陰道異常出血、白帶增多,已到患癌後期。不過,子宮頸癌是可以預防的,即使對有性經驗的女性接種HPV疫苗亦有一定程度的保護,此外女性更應定期進行子宮頸細胞檢驗,趁早發現細胞病變,並作出治療。 大腸鏡檢查 大腸癌是香港近年上升的「癌症殺手」,致命癌症排第2位。雖然男士有較高風險患上大腸癌,但患癌女性亦為數不少。大腸癌的出現不是一朝一夕,一般由一粒小瘜肉開始,慢慢演變成癌症,歷時可達10年或以上。大腸癌早期沒有明顯症狀,根據美國衛生部建議市民應定期進行大腸癌篩查,及早發現瘜肉並切除,避免其惡化成癌症。 若你或家人年滿50至75歲(1944年至1970年),更可透過政府的大腸癌篩查計劃,受資助進行大腸癌檢查。   生蛇疫苗 「生蛇」,即帶狀皰疹,是由水痘病毒引起的疾病,如果您曾感染水痘,病毒會潛藏在人體神經裡處於休眠狀態。當免疫系統隨年齡增長逐漸減弱,潛伏的病毒較容易再度活躍,並沿著脊椎神經,去到其所連接的皮膚表面形成皮疹,而背部及腰部的一側更是最常見的發病位置。「 生蛇 」所引致的疼痛或劇痛可持續 4 星期,大大影響日常生活及社交活動,令患者寢食不安。患病的後果可以非常嚴重,如果病毒上眼或入耳,有機會引致失明或耳聾。 50歲以上人士及曾經出過水痘者,「生蛇」風險一般較高,所以為了家中的父母免受生蛇之痛,請盡早接種相關疫苗。     玻尿酸注射緩解關節疼痛 膝關節是人體中最大的關節,也是人體在站立活動時,最主要的承重關節。隨著年齡增長,關節表面的軟骨因為日積月累的使用而開始有退化跡象,膝關節亦因此成為人體中最容易退化的關節之一,典型症狀包括(上下樓梯吃力、蹲跪動作困難、天氣變化時膝關節痠痛、晨間起床或久坐後關節僵硬)。研究發現,注射透明質酸可助改善病情,能令關節軟骨組織得以保存及減慢退化速度。 玻尿酸注射流程非常簡單,醫生定位及消毒後,由關節縫隙進針,將玻尿酸注射關節腔中,注射過程約15秒,注射後即可立即起身行走。 玻尿酸治療也有其限制,首先必需定期注射,一次注射大約可維持3~6個月,此外以上的治療只適用於輕度、中度退化性關節炎的患者,若關節炎退化嚴重,會建議利用手術治療置換關節。 以上資料並不取代醫生給予病人的意見和指示,如有疑問,請向你的家庭醫生查詢。對於內容有任何遺漏或錯誤,恕不承擔任何責任與後果。  

2020.5.7
HH_健康資訊_15 【腸事知多少-什麼是大便隱血測試?】

大腸癌係常見癌症之一,而且趨勢上近年更年輕化。過往四十歲以下大腸癌患者絕無僅有,但現時有案例男性廿多歲已確診末期腸癌,這都與西化飲食習慣有關。   大腸癌的開始,通常始於一粒細小的瘜肉;瘜肉於大腸內壁異常增生,最終會病變而形成大腸癌。其實大腸癌越早發現,及早治療,成功抗癌機會就愈高,根據香港大學醫學院研究(1),一般第一期癌症只入侵肌肉層,所以存活率較高,5年仍然生存的機會率可以高於90%。但到第四期,由於已擴散/轉移至腸外和其他內臟,所以存活率很低,5年存活率只有8%。 由於早期大腸癌可能沒有任何先兆及病徵,大便隱血測試是現行一個較為方便的非入侵性檢測。其化驗原理是檢查採集的大便樣本上有沒有隱藏的血液。理論上當腸道有腫瘤,糞便在通過時會沾上肉眼看不到的血。測試者只需在家中按照指示,以工具採集少量大便樣本做化驗並交回診所即可。我們建議25歲以上人士可以定期進行大便隱血測試。隱血陽性不一定代表患上大腸癌,例如消化道潰瘍、瘜肉、腫瘤、痔瘡等等其他疾病都有機會引致陽性結果,屆時醫生會根據檢驗結果決定是否進行轉介進行大腸鏡檢查。   不過,大便隱血測試不是百分百準確。由於檢查時只會抽取部分大便樣本,加上腫瘤未必經常流血,以致樣本未必沾有血液。因此,就算測試呈陰性,如有家族病史等較高風險因素或其他大腸癌病徵,應按醫生指示作定期大腸鏡檢查。   若你或家人年滿50至75歲(1944年至1970年),更可透過政府的大腸癌篩查計劃,受資助進行大腸癌檢查。   詳細內容可參閱: https://www.colonscreen.gov.hk/tc/public/index.html   港大突破性發現導致大腸癌轉移的癌幹細胞  https://www.med.hku.hk/f/news/502/810/75.pdf

2020.4.28
CH 【新冠肺炎檢驗結果FAQ】

話你知- 為什麼檢測結果需要檢驗幾次才確診?   目前新冠肺炎的檢測方式,大致可分為二種,病毒基因測試及血液抗體測試,前者是篩查新冠肺炎的黃金標準診斷,後者一般用作輔助診斷性質。儘管如此,每種檢測都有其優點與侷限,一般而言,也會因為病毒/病毒抗體數量不足和其他原因需要檢驗幾次才確診,詳情如下:   病毒基因測試1. 輕症患者可能在發病後十至十四天就會慢慢恢復,病毒數量就會相對地較少2. 採集的樣本因不同收集樣本的位置影響病毒數量,如數量不足會導致檢測的結果未必反映真實的情況   血液抗體測試1. 抗體反應出現較慢(約發病後首7天),故身體未必有足夠抗體可檢測得到2. 檢驗試劑質素參差引致靈敏度低3. 檢驗試劑可能在運送過程中儲存不當導致失效 所以為避免漏診,檢測結果需要檢驗幾次,再配合臨床症狀????‍????和肺部影像學,能大大增加準確度。     話你知- 什麼是假陰性和假陽性?   要了解這個問題,首先要了解檢驗結果除了陽性(Positive)和陰性(Negative)外,還有其他可能性包括假陽性(False Positive)和假陰性(False Negative),代表虛假狀態的檢驗結果。 顧名思義,「假陽性」是假的陽性,指病人沒有感染病毒,但檢驗結果呈陽性;而「假陰性」是假的陰性,是指病人已經感染病毒,但檢驗結果呈陰性。     陽性(Positive) 陰性(Negative) 有病 真陽性 True Positive 假陰性 False Negative 沒有病 假陽性 False Positive 真陰性 True Negative   呈現虛假狀態的檢驗結果????有機會因為以下原因:▪️ 患病早期的病毒量偏低,引致檢驗結果呈陰性▪️ 收集樣本的位置亦有機會因病毒量不同,出現假陰性結果▪️ 不同化驗所的檢測原料不一樣▪️ 不規範的取樣過程▪️ 病毒受環境影響被降解▪️ 檢驗過程中樣本受到污染出現陽性結果 敏感度高的測試能準確地找出較多患病的人。相反,如測試的敏感度低,便會出現較多假陰性,有關人士可能誤以為安全而延誤診斷和醫治的機會。此外,重覆檢驗再配合醫生臨床結果和肺部影像學能提高結果的準確度,排除確診與否。

2020.4.9
HH_健康資訊_16 【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的檢驗方法】

新冠肺炎已經形成全球大流行(pandemic),不少確診個案源頭未明,有不少專家研究指出在新冠肺炎患者在感染初期,體內已有大量病毒,潛伏期長,但病人未必有明顯病徵,這更容易造成廣泛傳播。如今既沒有治療新型冠狀病毒的藥物,且疫苗還在研發階段。及早發現隱形病人和予以隔離是現時最有效的方法阻止病毒繼續擴散,而選取可靠的檢測方法更變得尤其重要。   新型冠狀病毒測試適用於那些人士?A. 尚無症狀但害怕/疑似感染人士B. 較容易感染高風險人士 (長者及長期病患者)C. 已出現病徵人士,例如發燒及上呼吸道感染 D. 現正接受家居隔離之人士   目前新冠肺炎的檢測方式,大致可分為二種,市民在選擇上可自行衡量採用那種方法。   I) 檢測病毒基因-(RT-PCR)技術   樣本:深喉痰液或咽喉擦拭液 原理:測試以「即時逆轉錄—聚合酶鏈式反應」(RT-PCR)1為基礎,旨在檢測病人的病毒核糖核酸(RNA)。這種測試方法的優點有高靈敏度,即使樣本只含有極微量的病毒RNA,也可以在被檢測出來,是臨床確診的標準。 時間:6小時左右 技術:需於化驗室由技術人員操作 準確度:非常高(但受採檢技術影響而降低)   價錢:相對較高 應用範圍:由於有高精準度和靈敏度,是臨床確診的標準。盈健醫療全線醫務中心,政府衞生署以及本港私家醫院亦提供此類測試方法。   II)檢測病毒抗體 - 血液快速測試   樣本: 血液 原理:檢測血液中的病毒抗體,只需要用1滴血,檢測血液內的IgM及IgG抗體,若呈陽性反應,一般試紙上會出現2條橫間。 時間:15分鐘左右 技術:可於採檢現場直接操作 準確度:高但不適用於疾病最早期的診斷 ***由於人體抗體反應出現較慢(約發病後首7天),會出現假陰性,致出現誤診,令病者誤以為自己沒有病。 價錢:低 應用範圍:因價錢普及測試快速,較常用於大規模的篩查。血液快速測試目前可在市面部份診所內提供,亦有網上家用版本聲稱能提供有高準確度測試,但因網上沒有任何監管,產品衞生及準確度成疑。市民使用這類家用測試套裝前,宜先諮詢醫生意見,有關測試亦建議只作為輔助參考之用。   Source: Weifang Kong and Prachi P. Agarwal   此外,部份患者肺部X光會出現璃樣混濁變化1(ground glass opacity),肺部X光及低劑量電腦掃描技術可有效提升確診準確率和效率更清楚排除相關風險。     Detection of 2019 novel coronavirus (2019-nCoV) in suspected human cases by RT-PCRhttps://www.who.int/docs/default-source/coronaviruse/peiris-protocol-16-1-20.pdf?sfvrsn=af1aac73_4   Radiological findings from 81 patients with COVID-19 pneumonia in Wuhan, China: a descriptive study Heshui Shi, Xiaoyu Han, Nanchuan Jiang, Yukun Cao, Osamah Alwalid, Jin Gu, Yanqing Fan, Chuansheng Zheng.   此網頁內的資料只包括一般資訊僅供訪問本網站的人士個人參考之用,並不取代醫生給予病人的意見和指示,如有疑問,請向你的醫生查詢。對於內容有任何遺漏或錯誤,恕不承擔任何責任與後果。

202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