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
ENG
香港
上海

健康資訊

【新冠肺炎檢驗結果FAQ】
2020.4.9
CH

話你知- 為什麼檢測結果需要檢驗幾次才確診?

 

目前新冠肺炎的檢測方式,大致可分為二種,病毒基因測試及血液抗體測試,前者是篩查新冠肺炎的黃金標準診斷,後者一般用作輔助診斷性質。儘管如此,每種檢測都有其優點與侷限,一般而言,也會因為病毒/病毒抗體數量不足和其他原因需要檢驗幾次才確診,詳情如下:

 

病毒基因測試
1. 輕症患者可能在發病後十至十四天就會慢慢恢復,病毒數量就會相對地較少
2. 採集的樣本因不同收集樣本的位置影響病毒數量,如數量不足會導致檢測的結果未必反映真實的情況

 

血液抗體測試
1. 抗體反應出現較慢(約發病後首7天),故身體未必有足夠抗體可檢測得到
2. 檢驗試劑質素參差引致靈敏度低
3. 檢驗試劑可能在運送過程中儲存不當導致失效

所以為避免漏診,檢測結果需要檢驗幾次,再配合臨床症狀????‍????和肺部影像學,能大大增加準確度。

 

 

話你知- 什麼是假陰性和假陽性?

 

要了解這個問題,首先要了解檢驗結果除了陽性(Positive)和陰性(Negative)外,還有其他可能性包括假陽性(False Positive)和假陰性(False Negative),代表虛假狀態的檢驗結果。

顧名思義,「假陽性」是假的陽性,指病人沒有感染病毒,但檢驗結果呈陽性;而「假陰性」是假的陰性,是指病人已經感染病毒,但檢驗結果呈陰性。

 

  陽性(Positive) 陰性(Negative)
有病

真陽性

True Positive

假陰性

False Negative

沒有病

假陽性

False Positive

真陰性

True Negative

 

呈現虛假狀態的檢驗結果????有機會因為以下原因:
▪️ 患病早期的病毒量偏低,引致檢驗結果呈陰性
▪️ 收集樣本的位置亦有機會因病毒量不同,出現假陰性結果
▪️ 不同化驗所的檢測原料不一樣
▪️ 不規範的取樣過程
▪️ 病毒受環境影響被降解
▪️ 檢驗過程中樣本受到污染出現陽性結果

敏感度高的測試能準確地找出較多患病的人。相反,如測試的敏感度低,便會出現較多假陰性,有關人士可能誤以為安全而延誤診斷和醫治的機會。此外,重覆檢驗再配合醫生臨床結果和肺部影像學能提高結果的準確度,排除確診與否。

返回
相關資訊